第六百五十二章 皇帝都是宁可负天下人的

张围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52中文网 www.zw52.com,最快更新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节!

    被陛下这么一喝群臣便安静了下来,各自站好躬着身子低着头,一副认错又老实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臣等殿前失礼,还请陛下责罚。”长孙无忌先言道。

    “臣等殿前失礼,还请陛下责罚!”群臣齐声道。

    法不责众,一棒子打也不能打一群,别看这群文武大臣现在老实的模样,这些杀才该打还是会打。

    李世民看着他们气不打一处来,瓮声道:“玄龄,你先说。”

    闻言,房玄龄迈出一步,又道:“陛下,如今安西都护府裴行俭还在驰援波斯,波斯与大食的战事尚未可知,安西都护府不可无人打理,臣以为当派出文吏主持西域事宜。”

    程咬金上前一步,“陛下,末将以为不止要派出文臣,还要派出武将来镇守一方。”

    说完,尉迟恭整了整还显凌乱的乱发,正了正刚刚斜着的官帽,“陛下,知节说得不错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站出朝班,“陛下,武将若有妄动,是否受都护府文吏管制。”

    “长孙无忌老匹夫,你是何意思!”牛进达当场也不乐意了。

    面对喝问,长孙无忌巍然不动,正色道:“陛下,关外不比关中,西域盗匪成群,诸多小国旧族还在,武将若不能管束一旦生乱,无文臣主持,如何稳住关外局势。”

    魏征朗声道:“陛下,臣复议!”

    程咬金颔首道:“我们武将自当会管束自己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魏征便冷哼一声,“臣听闻程知节的食邑经常有牛摔断腿,到底是地方风水邪门,还是你为了要满足口腹之欲。”

    程咬金顿时气血上涌,老脸涨红,“老匹夫,休要欺人太甚。”

    “尚不能管束自己,如何管束下属!”

    “老夫家的牛摔断腿,与你有何关系,与卫府下属有何关系!”

    眼看又要吵起来,李世民索性站起身,“退朝!”

    众臣再次行礼,等陛下离开了,文武双方各自离开。

    李世民坐在甘露殿中,岑文本便来禀报骊山酿酒场的事宜。

    倒是为了在骊山的那小子现在还高兴地数钱吧。

    朕在这里为政事苦心发愁,他这两年过得怕是惬意非常。

    脑子里浮现出那张可恶的笑脸,李世民就想把那张脸给撕了。

    上官仪要帮助蓝田县的鸡鸭圈改建,一边还要等着朝中给的批复。

    张阳提着鱼竿在河边钓鱼,心情烦闷,雪后关中空气更清新了,钓起一条巴掌大的鱼,便再将鱼钩放入河中。

    转眼一看,身边有个身影。

    再一看这个身影有些眼熟。

    “咦?陛下?”张阳诧异道。

    也没等他起身行礼,李世民坐下来问道:“你倒是闲情雅致,朕当真羡慕你。”

    再看他一旁放着桌案与一个炉子,炉子上放着一个小水壶,此刻水已经开了。

    多么惬意的生活。

    “朕也想这么活几年,往后再也不用顾及朝中的事了。”李世民拿起水壶,自顾自泡了一碗茶水,刚端起想起朝中的烦心事便又放下茶碗,此刻的茶水有些烫口。

    李世民又道:“朕也想过等有一天年迈了,也寻一片宁静的地方,安度余生,这骊山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张阳无奈一叹,“等陛下年迈了,说不定我也年纪大了。”

    还带着寒意的风吹过这片河畔,一旁跟随的太监低声道:“陛下,需要派工匠来骊山修建一座行宫吗?”

    李世民摆手道:“青雀给朕修的房子就足矣,朕与父皇那般与乡民生活在一起,便不错。”

    都说起了晚年的事情,也想来骊山养老,李世民看着张阳的脸色不是太好,又道:“怎么,你不欢迎朕来骊山吗?”

    张阳皱眉道:“等我和陛下年纪大了一起喝酒吃肉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都知道陛下与张阳之间的关系不好,往后若在骊山养老,指不定还要继续吵架。

    “朕看了你的奏章,你要朕给蓝田县的土地方便?”

    “我打算开个养殖场,但碍于养殖业的弊端,我不会在当下扩大养殖,顶多只是在蓝田县施行,养殖业需要管制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说过要增加关中作物的多样性,需要朝中给予相关的卷宗与各县配合?”

    张阳点头。

    李世民又道:“你还给朕一种叫做馒头的军粮?”

    在典籍饼赋中有关于馒头的记载,不过那时的馒头叫做曼头,起源现在已经说不清。

    米面相关的食物,关中多以蒸饼来称呼,李玥无意做出来的馒头,是做蛋糕的失败品。

    多一种吃食也是好的,而且这东西管饱更容易下肚。

    大军行军在外,有时候三五天就靠一张馕饼来果腹。

    那种饼存放的时间一旦久了,硬得根本咬不动,甚至要含在嘴里许久,用自己的口水化开。

    张阳点头道:“无意间发现的一种吃食。”

    “你果然还是很适合在太府寺任职。”李世民很庆幸这个决定,越发对自己的英明决策满意,他又道:“如今朝中为了都护府职权争吵不休,这都护府是你们礼部重建的,你又是礼部尚书,朕希望你也能提点一两句。”

    张阳手撑着下巴,目光盯着平静的水面,节度使不能在这个时代出现,更想将节度使扼杀在萌芽的初期。

    李世民一直以来都贯彻着弱地方,强集权的方针。

    这种方针是没错的,至少在封建时期,这种做法可以让权力安定,也能让地方不敢作乱。

    说是诛心了点,在皇帝眼中,任何拥有兵马的一地官吏都有可能成为反贼。

    张阳低声道:“臣已经久疏政事,早就不是当年了,陛下何苦为难在下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笑道:“你畅所欲言,说说便可,不用在意他人的看法,就算是寻常乡民的一句话,若是说之有理,朕也会答应。”

    “嗯,如此臣就说了,首先圣人都是天杀的。”

    气氛安静了半晌,李世民也沉默了半晌,思索这句话是不是有深意,再一想好像就是这小子随口一说。

    “抱歉,臣说错话了。”张阳尴尬一笑改口道:“首先都护府确是礼部重建的,但礼部重建的都护府的同时也一直在努力同化关外诸多小国,所以文臣是必需的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颔首道:“你也认为都护府该由文臣来主导。”

    关外不比关中,在关中地方兵马可以不受地方官府管辖,兵权与吏治是互不相干的,这种做法很好,文人要是掌握了兵权,那才有大风险。

    而李世民政策下,文人治理,武人镇守,这种简单又节省成本的结构,很适合当下的局面。

    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在当下的封建王朝条件下,算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,治安要维系,经济发展却迟缓的条件下。

    但凡一个州府三五千人拿起棍子造反就能推翻一个县衙的条件下,地方有个卫府也更可靠。

    这是治安条件决定的,毕竟一个人拿着一把刀也敌不过上百人的围攻。

    条件决定了现状,现状就决定了皇帝的选择,卫府改制成折冲府,也是有必要的。

    李世民是个大将军,他明白用兵的凶险。

    文人掌兵并不会显得更安全,反而更危险,谁让天下的但凡有雄心有点能力的皇帝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的种。

    张阳低声道:“我觉得吧,文人和武将都可以去都护府,我们安西都护府有很多的粮食,现在还囤积着呢,一个都护府每天每人吃四五顿都吃不完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点头道:“朕听说了,有个叫玄奘的和尚在安西都护府吃得了都胖了。”

    话依旧说不在点上,李世民对张阳的这种态度很不满意,于是便一声长叹,“青雀又让人带话给朝中,说是他的精铜又不够了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真是在要挟我吗?”张阳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“朕明白,骊山的建设与技术一切都是用于民生的,你的志向也是大唐富强。”

    皇天可汗不达目的,还会使手段,话说得轻描淡写,用心险恶,骊山的资源不能在皇帝手中卡着,往后要发展需要有自己的资源渠道才行。

    张阳喝下一口茶水,重重将茶碗放下,思量半晌,见鱼儿咬钩了也没心思提起鱼竿,本来的好心情现在荡然无存。

    “朕比你更希望大唐富强,这社稷江山只有富强了,朕晚年的时候才能安心度过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的话语顿了顿,又道:“你还记得当初那个倭僧吗?他已经疯了,彻底地疯了,褚遂良兼任长安令,他让人将其送往倭国,不料在一天夜里,他摔进了田地里,本来就喝了酒,脸埋在田地就这么将自己活活闷死了。”

    话语声不大,言语中却处处有警告与要挟。

    张阳神色一振,便颔首低语道:“这方面的事情在下也没有经验,不过既然文武双方都不信任,便可以在朝中找一个信得过的,较为中立的职权所部,御史台就不错,在都护府文武双方各司其职,派人去跟随去都护府,做好笔录记述,如此一来便能够起到监管的作用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皱眉思量片刻,“你这个想法很不错,朕倒是可以让朝中的人商议一番。”

    再看这小子心不在焉的模样,好像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很轻飘的事情,事涉家国大事,怎能如此态度。

    他肚子里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没有拿出来?

    张阳目不转睛看着河面,心想着这个皇帝怎么还不走,还不让好好钓鱼了?

    君臣俩人就这么在河边久久不言语。

    好半晌,见李世民的手落在自己肩膀上,张阳又道:“一点愚见,让陛下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低声道:“朕想过你应该要多写奏章的,一个月四份奏章还是太少了,你若有治国之策,往后应该多提出来,不论对错,若是于社稷有利朕会有决断。”

    “我让陛下与朝臣多亲近群众,建设群众与朝堂沟通的桥梁,似乎朝中一直没做出有效的举措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……”

    李世民话语顿了顿,“朕还在思量中。”

    且不说臣权是君王赐予的,而权力用之于民是臣子的本分,在群众一侧反而觉得皇家与朝堂距离他们太过遥远。

    倘若是所有的乡野之徒都在议论朝政,皇帝能够乐意吗?

    这到底要看一个皇帝的胸襟有多大,权衡这件事的利弊,要是弊大于利皇帝并不会在此事上做出什么举措。

    知道这件事进展或许很慢,就算是真有也只有东宫的一个意见箱,两年多了……一直没有去过长安城,也不知道那个意见箱还在不在。

    张阳再次叮嘱道:“陛下,群众才是社稷根本,我们不能脱离群众太远,而是要切身地走到群众中去……”

    来骊山的目的也达到了,李世民不愿意再听他絮絮叨叨,便离开了。

    张阳还坐在原地,有些话与皇帝该说还是要说,尽可能能劝说就劝说。

    天可汗广开言路是好的,但也不能不听群众的声音。

    奶皇帝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,追着他奶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,谁让自己相信光明,追寻光明。

    立场不能变,坚定自己的本心,浩然之气长存于身才行。

    这大唐富强,强大的王朝崩塌时痛心疾首。

    大唐要好好的才行。

    抬起鱼竿,重新在钩子上挂上鱼饵,张阳接着钓鱼。

    回到宫中的李世民拿出张阳在骊山说出的话语,在甘露殿与众臣说了一番。

    以至于在太极殿又发生了争吵。

    事后,高士廉才得知了消息,朝中的文武双方在甘露殿一场群架之后达成了共识,至于他们私下打了多少回已经不好计较了。

    朝中还是不愿意让御史台来监管都护府,因为从御史台的角度来说,那些御史当然是一致对外的,但在各自的立场上也有自己的背景。

    李世民也否决了让御史台来监管的决议。

    今天长孙无忌还是来看望高士廉,舅父已经离开了朝堂,养育之恩,教导之恩,该回报还是要回报的。

    递上一份名贵的药材,交给了这里的仆人,长孙无忌坐下来道:“舅父,陛下没有让御史台来监管都护府。”

    高士廉有些意外,“原以为这个决议还算是不错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点头道:“起初侄儿也觉得不错,但当下以为御史台也有几人是房玄龄与魏征举荐的文臣,如此一来武将们便信不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