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7章 灯下推心

李阐提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52中文网 www.zw52.com,最快更新东鲁传最新章节!

    待到洗了脸、擦干手,侧里若萤递过来一盒香脂。

    静言不禁心中一暖:这还是他专门给她做的呢。

    若萤手脚利索地掇起脸盆,拉开房门,“哗”地泼在阶下的水槽里。回身从洗手架下端拉出一个木盆,道:“趁着热水现成,顺便把脚也泡一泡吧。”

    说着,已经往脚盆里添了热水,又从一旁拖出个小板凳,递给静言。

    “每次用完,我都让用胰子里外洗过了,很干净,滑溜溜地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静言忍不住微笑了。

    这一点他很信任她,知道不是个邋遢的。就赶街上的人所说的,三房干净得连个虱子都没有。

    热流自脚底迅速流窜至四肢百骸。一路上的困顿和疲乏,随之化为乌有。

    “回头让无患拿些艾草来泡脚吧。”静言道。

    若萤摇摇头:“不用那么麻烦。估计拿来也没耐心使。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的,也出不来疗效,白瞎了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你懒得弄,让腊月几个帮你记着就是了。那东西坚持用,初始没什么感觉,到老就显出好处来了。师父那里还有不少存了七年的‘黄金艾’,赶今年三伏天,家里不拘是谁,凡有冬天容易复发,又久治不愈的病症,贴一贴、灸一灸,倒胜过吃药呢。”

    “黄金艾?那东西可值钱呢。光那个费时费力呢。他肯舍得?”若萤眼睛里似乎有通宝在发光了。

    “终归不是给外人用。师父没那么小气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对你倒是好得很。平时从他衣服上捉个虱子吃,他都要跟我抢条腿。难不成是故意的?故意装穷,生怕人家跟他借钱似的。”

    静言笑弯了眼睛:“还不是在逗你。他那个人,平时对人,都是一本正经的,只有跟熟悉的人,才会那个样子。”

    “他也算是个怪人了。凭他的条件,又不是不好,为什么不成家呢?不可能一直东奔西走吧?将来莫不是打算让你给他送终吧?”

    一丝苦涩笼上静言的眉宇。

    他想起了师父时常对他说的话:言儿,几时你成家了,师父也就了了一桩心事了。只要你好好地,将来到了下头,师父也就好跟你爹交待了。

    “师父他还放不下那件事呢……”

    世人皆知静言之父是因公殉职,事实则是:在与黄柏生去往救灾现场的路上,为拯救黄柏生,不慎被一条毒蛇咬伤,不治而亡。

    黄柏生感念同仁义举,就此立下誓言,要代为照顾寡母幼子。从此,便视静言为己出,将自己毕生所学,倾力传授给静言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一年年地蹉跎了容颜、错过了姻缘。随着自己的老父老娘相继故去,而今的黄师父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“孤家寡人”了。

    屋子里出现了片刻的沉默。

    静言擦了脚,穿上棉袜,套上鞋子。起身开门,倒掉脏水,用胰子沿着脚盆擦了一遍,倒入一点热水,冲洗干净了,这才放回到架子上。

    因没有听见动静,回头看时,只见若萤正定定地瞅着炉子出神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方才的谈话中,有哪一句戳中了她的心思。

    他并不知道,此刻若萤所想的正是关于他的事。

    静言要成亲呢。

    打算几岁上成亲呢?

    对象可是已经有了眉目了?

    成亲后,就不会再往下边跑了吧?

    到那时,想要再见,可就麻烦了呢。

    敲门声打断了没来由的怅惘。

    无患送进来一个布包,里面装的是静言赠送的新年礼物:六条香墨、六枝小号湖笔、两扎裁剪整齐的字帖,并一个方形铸铁盒子。

    那铁盒类似小号的马槽,四足为托,周身錾刻有“闻鸡起舞”“凿壁偷光”“小儿辩日”“洗墨池”的图案。

    盒子上端有窄细的一圈都是镂空的卷草纹。其上用以封口的,是一方砚台。与盒子之间以滑道相接。

    拉出砚台,下面为空槽,可置炭火,可保严冬濡墨,防止笔墨冻结。

    原来,这是一方暖砚。

    也只有静言,才有这份细心。

    若萤欢喜不尽,把玩再三。

    直到静言摸了摸她的头发,道“不用那么多声”时,她才恍然察觉,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道了无数声谢谢。

    她即刻就要试用。从炉子里夹取了几小块炭,在砚台上点了几滴水,取了一支新笔,展开一张新纸。

    这边,静言捉袖研墨,看她在灯下细细地端详着彤管,又在面颊上轻轻扫了扫。

    想必那茸茸软软的感觉很好,她的眉眼里全都是暖意。

    随后,她在青石水盂里洗开毫毛,顿了水,蘸墨、舔笔,略作沉吟,恰似云烟出岫,恬淡舒闲,很快就写成了半首诗:

    生还今日事

    间道暂时人。

    说不上是一种怎样的悸动,静言心神一颤,一下子捉住了她握笔的手。

    当此时,他满心里就只剩下了一个声音:一语成谶。

    这是极为不祥的感觉,像是一块石头突然落在了冰面上,砸起千万冰屑,如芒刺一般穿透温暖的身体。

    不由得不战栗、惊恐。

    想起素日里,没少听人闲话,包括师父,都曾说过:钟四郎少年老成、非同寻常,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,谨防天不与寿。

    这种话,听得多了,就算再怎么不信,也终究会在心底埋下一粒怀疑的种子。

    他怕这枚种子发芽,害怕喜欢的人被从身边夺走。

    身为医者,他见过太多的别离悲哀。大限跟前,不是一把两把药草所能抗争的。活着,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,没有人比他更能体会这句话的深意了。

    若萤给他的举动吓了一跳,疑讶地转过脸来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静言的呼吸滞了一滞。近在咫尺的那张面容,温软稚嫩,但那一双眼睛,却深如寒潭,光照难进。

    她的可亲温润只是暂时的。更多时候,她给人的感觉,就如这对眼睛,深而远。无论跋涉得多么辛苦,终究与她相隔一线。

    他不能想象,一个看似简单的孩子,如何能随手写出那样沉郁悲苦的诗句来?

    难道不是心生境界吗?

    若萤疑惑地眯起眼睛,从他的眸子里看见不解的自己被一团浓郁的不安包覆着。

    她心念微转,顿时恍然了。

    确实,有点不解风情呢。

    这大过年的,即便是写几个“福”字,都是好的。唐诗宋词元散曲那么多,干嘛偏偏就想到了这么两句呢?

    他本来就是个心思细敏的,要为这几个字担心的话,倒是她的不对了。

    “很好用。又要你破费了,我却没有东西送你。”她不动声色地抽出手,信笔又写了几个字,“上次说好的香包,一直没空做。不过我记着这事儿呢,你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没关系的,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。”静言暗中吁口气,定了下神。

    “哪能!答应了就要做到,这是最起码的做人原则。不是说‘有心拜年,十五不晚’吗?还有句俗话,叫做‘父债子偿’,我不会忘记的。”

    静言低低笑了。想纠正她说“你是个女孩子”,可见她一本正经地样子,又实在不忍扫了她的兴致,遂点头道:“量力而为吧,不用勉强自己。”

    因见她的字与以往不同,有些惊奇:“几时换了风格了?练了很久吧?看着怪老练的。”

    若萤便把书笺递给他看,问哪种更好看些。

    “都好。”在说这话时,静言难掩惊诧地又瞅她一眼。

    她的字,一种圆润,一种清瘦,起落转寰前后差别太大,叫人不大敢相信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在写字的时候,心里作何起伏?

    他暗中佩服得不行。单看她的字,相信没有人会相信,她竟是连一天学堂都不曾读过。而她所做的每一件事,又哪里是同龄的孩子所能想象到的呢?

    他倒是比她大了几岁呢,也不得不自认惭愧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,前程必定是无量的,又哪里是寻常人所能预知的呢?

    难怪外祖对她不同:插科打诨宛若老友,谈天说地酣畅淋漓。即使她对外祖冷嘲热讽、大加鞭挞,外祖都一声不吭。

    换作别人,谁敢哪!在他们面前,外祖永远都是威严的,不容质疑和辩驳。

    她跟外祖所说的,也许外祖会听在耳中、记在心上,也许就不会再那么严厉。

    她分明是关心他的,却不让他知道。用自己的方式,言他所不敢言,为他所不敢为,为他纡解着苦闷、争取着更宽阔的空间。

    想她对待自己的父母姐妹,何尝不是这样。那疏冷淡漠的外表,不知道蒙蔽了多少粗心人的眼睛。

    她也是需要爱惜的吧?即便是一支火炬,若不珍惜利用,也总有燃尽熄灭的时候吧?

    “既然是好东西,就要用来表述好的心情。那种毁伤情志的诗词,还是少碰为妙。”

    “好,我不会受其影响的。”受人管制也不是什么难受的事呢,若萤欣然点头。

    一边收拾文具,若萤一边问他家里的情况。问他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?不是说好灯节后吗?

    “杜先生好像住不了多久了……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静言怔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