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行散记

阿岑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52中文网 www.zw52.com,最快更新阿岑文集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上华山

    自从看过智取华山的电影之后,心里就一直惦记着“自古华山一条道”的那座西岳名山。就一直想着华山的那险、那奇。这一次学校组织西行考察,行程中安排了华山,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。

    从西安东行一百余公里,就到了华山脚下的华阴镇。换上华阴镇的专用游览中巴,向一条山谷驶去,车进山门,转瞬就感觉出迎面扑过来的习习山风,十分的凉爽宜人。山谷间的溪水潺湲喧哗,流亮清丽,勾引得身处暖夏的我们,想要扑入水中嬉戏逐凉。而汽车则一个劲地盘旋急行,向山谷深处奔去,仿佛它们正焦切地盼望一睹华山的奇容峻貌似的。

    乘缆车可以缩短七个小时的行程,免去了山谷间曲折往复的攀爬,减省了多半天的劳累,让我们翻开扉页就进入了华山奇书的主题,何乐而不为呢?于是,连绵的缆车就象农家用吊篮装着红薯一样,把我们送到了华山北峰的峭壁上。山路斜斜地在峭壁间折叠上升,刚刚从缆车上下来,看见花白的花岗岩峰壁上一丛丛一绺绺的青翠树木,满怀兴奋的人们,三步两迈地直往山顶上闯,相信山颠的景色会更加美好,毛泽东说“无限风光在险峰”嘛。

    爬上北峰与东南西中诸峰分道的峰间小平地,在一棵只能合拱的老松树下,导游交代了下山会合的时间和地点,把我们引向北峰之后,就放任我们自由了。

    上北峰有一道石门,高可一人,宽则可两人。石门其实就是两根方石柱立在石坡上,顶上横加一块方石牌,石牌上刻着四个字“华山北峰”石门前的两侧石坡上竖有两道栏杆,石柱铁链结构的,栏杆下刻有隶体字的对联,人迹匆匆,无法也来不及细看,便被人流推簇着过了石门。石门之后上行百十步,有一个小平台,台前长着一棵遒劲的古树,汤碗那般大小,正好让人们站在树下,以茫远的西峰峭壁作背景照相——这是可以照出华山特色的背景照相,所以照相的人便有些争先恐后了。

    再往上走是一处廊院和寺庙。在廊院里可以对着廊壁上的彩图和线路指引,自己构思以后的游程——往西峰?往南峰?还是往东峰?——自己定夺吧。

    我们且绕过寺庙,爬上北峰颠顶再说。

    迎面是一望大石壁,上面挂着两条铁链,石壁上凿着二三十来个石凹,可以容脚的。我们便抓着铁链,蹬着石凹爬上了石壁,再斜路上行数十步,便到了北峰的顶颠。这是一个排球场大小的平台,有卖冷饮、胶卷的柜台和服务生,更有挎着相机招揽照彩色快相的——原来平台西侧立了一柱石刻,上面刻着血红的四个大字“华山论剑”演义着梁羽生、金庸武侠小说的故事,并且还拿西峰作着背景,于是,站在红字前面照相的人便摩肩接踵了。我等俗人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照完相,呼朋邀伴顺北峰左侧的一条复道斜斜下去,又回到了那个峰间小平地。我们决定往最奇峭的西峰去。

    欲上东南西诸峰,必须经过擦耳崖。顾名思义,擦耳崖就是巨大的山崖之下,斜上的层梯之路十分陡窄,窄得攀行之人上山要被山崖摩擦右耳,下山则被摩擦左耳。山道确实很窄,大约每级石磴只有两尺来宽,崖外用铁链加混凝土方柱拦护着。山崖在一侧弓然峭立,如穹隆倾侧,下临陡峭石壁。过擦耳崖的道路不十分陡峻,崖畔有许多古人和时人的题墨摩崖石刻,算得上是华山的一道文化风景线。但是,上山的人们行色匆匆,一心向往着奇险峻峭的峰巅,对这些漂亮的隶篆行楷诸体的翰墨题写,也就漠然视之,视而无睹了。我本想驻足细读,也被接踵而至的游人驱逐着,不敢稍待,只好留下一路无奈的遗憾。再说,第一次莽然上山,还不知道爬上状如莲花或者状如金元宝的华山主峰,到底有多远,需要多长时间,人们谁也不愿在半道上因为看几行题墨而耽搁登上主峰的时机。因为一般的游客都是预购的当日上山、下山的缆车车票,下午五点前必须返回北峰半壁的缆车站,要不然就得住在山上,影响第二天和其他不想登上主峰的同行伙伴的行程了。

    过了擦耳崖,便是苍龙岭。苍龙岭下有道观,人们对它们全然心无旁骛,一个个、一群群从道观走廊上绕道而过,直逼攀岭之路。苍龙岭以其状如苍龙而得名。其实,龙脊如何险峻,人们几无常识。而苍龙岭的险峭状如竖立的鲤鱼脊背,倒是十分贴切。试想,一条仅容两人侧身而过的阶梯,悬挂在峭如鱼脊的崖梁上,象登天的天梯一般,前后攀登之人脊鼻相摩,踵胸而上,若不手抓旁侧的铁链,几乎无人有胆量爬上五百余阶“天梯”的三分之一,而我们的同伴就有三人即使依傍两旁的铁链,也在他们爬到不足五十阶的时候,就两股颤颤,胆寒心悸,颤着嗓音相约着一步一阶,缓缓退回到岭下的平地去了。

    爬苍龙岭确实需要胆量,需要勇气,需要技巧。手足并用,目不旁视,眼观前面丈许,这样才能克服因山岭的逼仄和陡峭给人带来的怯惧和晕眩,才不至于象韩愈那样,爬到半岭即修书求救,哭登天有难,落地无羽。爬上“韩退之投书处”摩崖石刻前,有一个人工开凿的砌了护拦的小平台,一张乒乓球桌大小,可容十来个人倚壁斜坐和摩肩站立,在此稍事休息。这时,从脊路上上来一个挑山夫,也挤进平台来歇息,他蹲下身体把担子搁放在平台外沿的护拦上,退出肩膀,直起腰来,用手帕抹擦着满脸的汗水。挑山夫的衣服全被汗水浸湿了,仿佛从水里捞起来穿在身上似的。他喘息着,看上去,黑黝黝的脸庞上的神色,比我们这些游玩的人还心气停匀。他和他的同伴们在旅游的旺季,几乎每天要从山下挑一担食物上山,为山上的餐店运送菜蔬、瓜果和矿泉水。遇到山上改建或扩建庙宇亭台,他们又要搬运砖瓦木板和钢筋石料。从山脚到山顶,一天一个来回,近二十公里路程,一个来回把器物送到山上的目的地,可以得三十元的工资。我们这些人只身携一两瓶矿泉水上山,尚且累得气喘吁吁,有人还半道而止,他们这些挑山夫,负载着上百斤的物品上山,报酬不高,虽也是谋生的一条途径,那种执着向上登攀的毅力,却给了我们勇气和信心。为了不落后于这个挑山夫,我们稍事休息,便继续循着山道,一级一级向上爬去。

    累得腿酸脚疼,汗水潸潸。我们又在一个坡势较平缓的山道拐角处坐下来休息。这时,走在我们前头的一个同游少年,刚好从岭坡上下来遇见我们,问他到了何处,答道:到了金锁关。再问,怎么不爬到山顶上去?答道:没力气爬了。问,上去的还有哪些人?答道:我爸爸和三个叔叔。再问,金锁关还有多远?答道:就在上面。目送着少年下山,我们站起来继续向上攀登。“就在上面”的金锁关,我们想只要一鼓作气,就可以爬到了。攀爬了好一阵工夫才知道,我们把“就在上面”的“就”想象得太轻而易举了。“就”的路程不少于一华里“就”的时间也花去了我们二十多分钟。路上还遇见了四个挑着丈许长方木板上山的挑山工。挑着沉重而长大的木料爬上崎岖险峭的山峰,让我们着实感动。遇到险仄的路段,我们恭敬地站在道旁让他们先行。在他们搁下担子歇息的时候,我们才敢超越他们往前赶。遇见有挑山工从衣袋里掏出一只矿泉水,向我们兜售,五块钱一瓶,即使我们身上背着有水,也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来,算是为他们减轻一点负荷,也算是给予他们一点菲薄的周济。虽然我们这样的工薪一族,一天的工资大抵也在三十块钱左右。但我们感觉,他们的日子比我们要艰辛得多。

    金锁关是分道西峰、东峰与中峰的三岔路口。华山人在路口斜坡上辟出丈许平地,建了一座拱门,算是设造的一个关隘。关隘前后的山道两侧,牵扯着四条长长的大铁链,离地一尺多高,铁链上挂满了金黄色的铜锁,扎满了鲜红的“祈带”“祈带”是两指来宽,印着“祈祥保福”、“合家平安”字迹的。“金锁”上则由卖锁的商贩替游客用小电锤样的刀笔刻着男女姓名和“心心相应”、“相爱到永远”、“合家幸福”之类的祝词。到了金锁关,华山的险峻便被这数链的鲜红和金黄淹没了。人们历尽千难万险,登上华山,把对一生的祈愿都铭挂在山上,不知是为了表示幸福的难得,还是相信崇山有神仙,可以给人以保佑,或者仅仅是为了表达攀登奇峰的欣喜,留个姓名千古昭彰。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,能够爬到海拔近两千米的险峭山头,挂上一把金锁,或者系上一条红布带,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,就值得用一种最简单、最便捷的方式来作个纪念。倘若名山奇峰上真有神灵,给人们以庇佑、以扶持,人们登上奇山峻岭之后,都能心想事成,天遂人愿,岂不美哉!那么,人们不远千里,甚至迢迢万里奔波而来,那就更值了。何况奇山峻岭本身就标示着一种俊秀和壮美,在美的赏鉴之中获得神佑,普天下的名山胜水就会更加召引生灵了。

    自古名山便有名刹,华山也不例外。只不过华山的险峭雄奇实在太引人入胜,人们几乎都漠视了山头和沟谷幽涧的庙宇,一味地去追寻奇峰异景。过了金锁关,我们在北峰就已心仪西峰,便毫不犹豫地顺着路牌的指示,从右侧的便道往山深处走去。峰高山深谷幽,树木也格外地葱郁。古松苍劲,云杉挺拔,浅溪清润,野草丰茂,别是一番洞天福地。这时,山路也变得舒缓平坦了,如果不是追寻西峰的奇峭,我们真的想在这山谷间留待上半天,尽情享受山巅幽谷的清凉爽逸。

    顺着斜斜的坡路上行,走出一片树林,西峰袒露的巨胸便躺在了我们的足下。过观音洞,上莲花顶,凌空高悬的一方巨石当中裂开一条大缝,石岩上刻着斗大的楷字“沉香劈山救母”石岩下崖壁前立着一柄大斧,牢牢地拴在崖壁上,人们可以站在铁斧的身旁照相,却不能搬动它。沉香救母,挥斧斫石,火车车厢般大小的花岗岩石头,要用铁斧劈开,谈何容易!而沉香不畏艰难,把坚石劈开了,把压在石下的母亲救出来了,一则沉香有神勇之力,再则沉香的拳拳孝心光可鉴人。后世之人倘若都有沉香之神勇,都有沉香之虔孝,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。

    西峰的绝顶上有一块青石碑,上面刻着“华山西峰绝顶——海拔1621米”——在碑前留个影吧。人的一生当中,不论是自然的,还是事业的,终其七八十年,又能登上几个“绝顶”呢?何况华山的峰巅与其他山岳比起来,它的奇险、峻峭能被你征服,这就算得上是一种成就。如果与那些半途而废的同伴比较,我们是值得自豪和快乐的,尽管我们已经攀爬得精疲力尽,两脚酸痛。

    坐在西峰绝顶俯瞰群山远峰,我们不禁浮想联翩,不禁畅想古代倘若真有剑客侠士,腾挪飞跃到华山绝顶来论剑比武,实在是难得。他们若不是神仙降世,也当是武艺超凡了。我们不禁十分地佩服梁羽生、金庸的奇思妙想,也感慨同行的那个少年,既已到达金锁关,又如何功亏一篑,畏葸不前呢?——世界上的事情,往往成功就在困难的背后,越过了这个困难便柳暗花明,锦绣前程了。

    华山的最高峰是南峰,海拔2160米。掉转头,穿过西峰前的山凹,再向南上攀数百米,就可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即使再苦再累,双脚再胀再痛,我们也不放弃对华山极顶的追求。如果人生的辉煌就在眼前,它仅仅需要我们在殚精竭智的时候,再付出一丈陡坡、一身血汗的辛劳,我们又如何甘心放弃对它的拼搏和奋争呢?

    登上了华山的极顶,即使不再去攀爬中峰和东峰,我们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叹息了。因为我们的时间太短促,只有一天的功夫,还得在午后五点钟前赶到北峰的缆车站去,要不然就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行程安排。

    太阳西斜,伴着挑山工在山坡涧谷中的快乐歌唱,我们也一瘸一拐地下山了。

    有人说,旅游就是“上车睡觉,下车尿尿,景点拍照,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知道”攀登华山,我便不敢苟同。旅游其实就是一种过程,一种历练的过程,是对美的景物和景物中凝固的历史的追寻的一种过程。有了这种过程的体验,然后再欣赏那种特异的盛景,感受大自然和人文的美丽与悠久,感受人类与自然、与人类自身的斗争所留下来的印迹,我们的心灵多少会有震动的。

    起初的时候,我把“华山”读作“画山”取了“华”的第四声读音,后来看了一些资料,知道华山名称的来历源于水经注,说它“远而望之若花”古人“花”“华”同义,那么“华山”的“华”就应该是“中华”的“华”的读音了。

    华清读池

    长安是唐朝的长安,西安是中华的西安。华清池缀在西安的东北角上,偎着一座骊山,从盛唐一路传扬过来,直到长安变成了西安,唐朝变成了中华。那名气着着实实被唐玄宗那老儿造大了,更被那个自号“乐天”却写尽天下伤心愁苦之事的白居易先生造得名满古今,名满中外。

    一曲长恨歌,唱响了一支帝王与妃嫔醉生梦死的恋歌。歌声起处,后世的历代文人墨士、政客显要,忍不住就对华清池的温婉心向往之了。哪怕是无缘沐浴,站在池畔看一看,也聊慰久仪之怀。

    “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。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”

    读着这么温馨如梦、娇颜胜玉的诗句,想象那水烟袅袅、羽袂飘摇的境界,你能不起意去华清池看一看么?

    我是挡不住那一池温泉的诱惑,一脚踏进西安,就牵肠挂肚想着要看华清池。一进华清池的大门,因为验票照相的缘故,我就掉队了,一个人瞎闯乱撞地往有房屋的园深处走去。

    骊山脚下一片青灰色的砖房跟前,我遇到了一支旅游的队伍,有导游在一幢房子挨一幢房子地向游客们讲解——原来,我已经闯进了“西安事变”的情节之中了。廊檐下、窗台边累累的弹痕,依然在昭示着那个不眠之夜,木格漏花的窗扉依然在展示着蒋委员长跳窗而逃的细节。半山腰上的一个简陋的石亭,人们叫它“捉蒋亭”蒋委员长被将士们捉住了,在武力的胁迫下,终于促成了新一轮为抗日卫国而联手的“国共合作”也成就了张学良、杨虎诚两员虎将在中国历史上的赫赫功名。

    跟着这支旅游队伍左转右绕,我终于寻见了华清池的温泉。展现在眼前的,是标示着“一号泉”和“三号泉”的两孔泉眼。泉水汩汩地涌冒着,人们环泉眼上方的围栏而立,只能看见清澈见底的两池清水,不见袅袅娜娜的云烟。也许是季节已到盛夏,气温太高,温泉上飘摇的水气无法凝结成雾,那水烟也就象仙踪一样,只可意会,不可目睹了。尽管泉眼的旁边醒目地挂着温泉水的矿元素构成说明,人们似乎对墙壁上和石碑上的文字毫无兴趣,匆匆看过泉眼,便要去寻那曾经濯洗过贵妃“凝脂”的浴池。

    在温泉泉眼左近的一幢屋子里,人们终于如愿以偿。

    拾阶而上,迈进门槛,这是一座空旷得象小礼堂的房子。一条悬空一米高的回廊依四面墙壁而建,人们凭靠在回廊前的栏杆上,俯首可以看见房屋正中的地面上,有一个用青砖铺砌的方池,大约四尺宽、六尺长,三尺深,中央部位有台阶可以上下,两端有低于地面一尺来深、两尺来宽的进水渠和排水渠。池子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引泉灌注过,池畔砖面上的浮尘似乎可以用手掬捧起来。想当年,一代贵妃就在这个池子里享受着“温泉水暖”就在这样一个简陋的池子里濯洗着一身如玉如雪的“凝脂”与今天那些铺排着瓷砖,安装着空调的游泳馆比起来,实在是太寒酸了。当然,一千二百年前,在瓷砖和空调尚不知为何物的唐代,杨玉环能够独自享受着这么优雅环境中的温泉沐浴,唐玄宗能够在享受沐浴之后,享受被温泉泡洗得娇柔温婉的杨贵妃,也算得是人间天上的神仙生活。

    隔壁过去有一座更宽阔的房屋,象一座中型礼堂,当中也是那么地空旷,那么地一曲回廊环抱地面的浴池。浴池虽然也是青砖铺砌着的,却在青砖之间恍惚多了一些片石。浴池也变得复杂多了。进水渠有三尺宽,转折一下,泉水跌入一道两尺来深的渠道,渠道两侧的立墙上,每隔三五尺有个曲凹,渠道底部虽也平坦,却明显地看得出有较大的斜坡,坡面上还有造浪用的横挡,这样延伸到三四丈远,再有一个三尺多深的大池,池尾端才是排水的渠道。这样看来,这里便是玄宗皇帝和玉环贵妃嬉戏冲浪的浴池了,也亏玄宗老儿玩得出,两眼温泉,他便造出这么丰富多彩的“浴”法,算得上是唐人中的大玩家。何况沐浴之后,性尽之余,他们又唱又舞霓裳羽衣曲,这等逍遥快乐,何止让一个玄宗老儿“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”“缓歌漫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”呢?!

    只是“渔阳鼙鼓动地来”得太快了“九重城阙”的烟尘升腾得太浓了,把皇帝老儿的神仙日子一下惊破了!这一破又如何得了,把个“三千宠爱在一身”的宝贝儿,一剑消失在马嵬坡下的马蹄之前。玄宗老儿,你“掩面救不得”也罢,你对此“如何不泪垂”也罢——要江山还是要美人?——没有江山,你到哪里去要得到美人?!安禄山就是为了这个美人而造反的,你就宁可玉碎,不为瓦全一回吧,先玉碎了“玉环”这块美玉,再统帅六军去碎了安禄山那片造反的“肥瓦”吧。

    华清池就这样依傍着骊山,连接着马嵬坡出名了。而真正留在人们心目中不灭的,其实并不单单是玄宗皇帝的这一场“艳情”演出,玄宗皇帝还得感谢若干年之后,与你同朝的那个青衫县太爷——白居易,若没有香山居士那一曲缠绵悱恻的长恨歌,玄宗皇帝你就是再造十个华清池,再恋十个杨贵妃,你也不可能如此声震大唐,声震古今。

    人们听闻的皇帝爱美的故事实在太多了,因为皇帝沉湎酒色,国破朝摧的故事也数不胜数,又怎么会单单偏爱上一个华清池的香艳故事呢?还不是香山居士沉着痛快的一番长篇演义,把玄宗老儿歌咏成了忠贞不二的爱情圣君,一阕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”真是千古绝唱,拨响了天下无数爱侣的幽幽心弦。

    华清池真正让人流连忘返的,恐怕就是镶挂在回廊墙壁上,绘着诗意图画的这曲长恨歌。华清池不是一方吉祥的浴池,唐玄宗在这里享尽人间快活,差一点把大唐江山弄丢了;一千年之后,住在华清池旁边的蒋委员长,也在骊山蒙羞,后来把江山真的弄丢了——这是天意,还是巧合?

    出得浴池,前面是一个花园广场,繁花当中,矗着杨玉环刚刚出浴的半裸汉白玉石像,丰满圆润,娇柔婉媚,真正是一代天娇。只可惜应了“红颜薄命”的古谮,空让两脉温泉在身后的水泥莲花台上汩汩流淌——五角钱一人次,也许,凡是去莲台上洗浴过手足和脸面的人,他们的日子会比贵妃娘娘好吧。

    闲品兵马俑

    到了西安,不参观秦兵马俑,那是说不过去的。就凭初中历史教科书上介绍的,秦兵马俑是古中国的一大奇迹,我们也没有理由避开临潼的兵马俑馆,何况它旁边还安睡着两千年前,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始皇帝——赢政。

    始皇帝的陵墓没有打开,那是为了保护它,自然就更增添了骊山的一份神秘。秦王身边掩埋的那么许多兵马俑,也不是今人刻意要发掘出来以昭示天下的,而是一个偶然的机遇,被一伙打井抗旱的农民无意之中碰上的。既然已经井洞相逢,不如干脆让兵马俑们来个痛痛快快的亮相。

    这一亮相就不得了了!普天之下都将其叹为奇观。这个被中国考古史誉为“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成果”一不小心成为了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!

    中国是一个喜欢创造奇迹的国度。而秦始皇则是中国创造奇迹最棒的角色之一。不说他如何跃马横枪,南征北战,一统战火纷飞的七分中国,也不说他如何号令天下,一体小篆约束古今,奠定中国文化大融合的基础,单单这兵马俑,单单那万里长城,就足以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了。而他的陵墓当中,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神奇的古代文明,谁也不敢贸然断言。

    ——中国古代的冶陶技术到底如何,你就去看看秦兵马俑吧。

    ——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达到了怎样的水准,你也去看看秦兵马俑吧。

    ——中国古代的冶金技艺是何等的登峰造极,你还是去看看秦兵马俑吧!

    看了秦兵马俑,你就知道了;看了秦兵马俑,你就相信了;看了秦兵马俑,你就感觉自豪了;看了秦兵马俑,你还会生出一种隐隐约约的愧对先人之感。

    走进一号俑坑,你先是被一种庞大的阵势所震慑,一队队,一列列,持戟握枪,立马随蹬的勇士,告诉你的是一场正在绸缪之中的战争。赢政曾经统率过这样一支军队,跃马横枪,马踏六国。他死之后,在黄土掩埋的另外一个世界,他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威武雄悍的统帅,仍然需要一支这样身经百战、战则能胜的虎狼之师护卫自己的皇权。于是,在他的陵墓四周,他花费了36年的时间,不知耗费了多少能工巧匠和国资库财,抟土塑泥,簇火炼窑,烧制出了这么一支成百上千名战士组成的虎狼之师,把他们布成战阵,撕守着自己的棺椁和权位。

    始皇帝的皇权在地底下得到了保障,但在地面上却仅仅传到二世,就狼烟再起,皇权他落了。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。尽管他曾经想要百世传递下去,但是,制造这些兵马俑和被迫修筑长城的劳动者不堪奴役,那个叫做陈胜和叫做吴广的农民一起,率先向秦王朝的皇权宣战了。

    战争再惨烈,滚滚硝烟仍然遮掩不了秦王朝创下的这些辉煌。一匹匹神肖形真的战马,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战士,哪怕是战马辔头上的笼套,或者是兵士头上的发丝,更不用说每个不同兵俑的不同神情体态,都在张扬着秦王朝时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极致和冶陶技术的巧妙绝伦。

    还有那两架铜车,即使让今天拥有高科技本领的科学家来铸造,恐怕也会感慨自己技短先人。看见铜马车上的那一柄遮阳伞,它的多方位四十五度倾斜变化,它的双锁固定机关,它的柄中暗藏杀机,它的可立可取,它的撑则是伞,收则为枪的多功能,就足以让我们叹为观止了。更有秦剑的防锈技术,一柄宝剑迄今还光可鉴人,利可削发。两千年之后,世界上才有一个发达国家发明出类似的防锈技术,被国际上拥认为国际专利。面对这些器物,我们能简单地断言,秦王朝只是一个横征暴敛,残暴无度的帝国吗?

    走进秦兵马俑坑,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僵死的陶俑和无生命的器械,是一段已经凝固了的历史,它也许会让那些热爱时尚和喜好喧嚣的人感到单调乏味,但是,我们一步踏过两千年,真正走进的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智慧宝库和文明堡垒。

    鸣沙 山行

    鸣沙山是敦煌最吸引人的去处。对于我们这些生于江南山乡,长于江南山乡,一辈子还将蜗居江南山乡的人来说,鸣沙山的魅力远胜于青峰碧波,高山流水。

    沙漠,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字眼,茫茫沙海,一望无际,说不定什么时候狂风骤起,黄沙漫天,人被沙浪淹没就象被大海吞噬一样,甚至连一丝一毫的踪影都搜寻不到。鸣沙山却大可放心。它是沙漠绿洲敦煌身边的一块乐土。万千游人从天南海北而来,循着那条丝绸古道,可以不先去阳关感受送别的凄怆,也可以不去玉门关体验戍边的艰辛,扑进鸣沙山,体验沙漠旅行的快乐,则是人们共同的愿望。

    在敦煌南街远望沙山如塔,那种蓝天下挺拔的光润丘峰,让人遐思万千,就想身长翅膀脚生云,一头扑上玉塔顶。天的纯净,山峰的纯净,就象彩画一样鲜丽照人。于是,按捺不住心跳,总想让开车的司机把汽车开得更快一点,好让一车的急切之情,尽快地与高高的沙山拥抱亲昵。

    冈峦有坡风起浪,沙山无路驼作舟。进入鸣沙山,要亲近那高高的沙丘峰峦,骆驼是最好的代步之舟。我们毫不犹豫地便跨上了那群驯顺的骆驼,在牵驼人的引领下,顺着山谷,走上山梁。

    阳光灿烂,沙山辽远,一路驼铃叮当。此情此景,不由人不哼唱起:“送战友,踏征程,默默无语两眼泪,耳边响起驼铃声”的歌曲来。我们不是来送别的,但是,眼见得这么茫远辽阔的沙漠,那么一种悲壮、豪迈、义无返顾的豪情却随着驼队的渐行渐远,而越来越重。我们这些游客,游玩也玩出了一种豪壮。

    我们的行程都是鸣沙山人设计好了的,驼铃响到山丫处,那里已经静卧着一大群骆驼,骑在这群骆驼驼峰之间的游客,此时都陆续爬上前头最高的那座山峰去滑沙。

    要从山顶滑下山来,先得徒步登上那约百米高的山峰去。这不是一般概念上的登山。江南的山草木葱郁,山道稳固,青石幽幽,鸟语花香。鸣沙山的山,平滑一片,陡峭垂立,不见一片绿叶,不得半片青石,除了沙粒还是沙粒,一脚踏上去,沙落人也下沉,迈上一尺,下陷两尺,想凭空爬上沙山峰顶,那是非常困难的。鸣沙山人想了一个土办法,用木条镶成方格状的梯子,搁在沙山坡上,一步一级,登天一样,陡崖崖的“天梯”也费不了半个时辰,就可以攀登上去。

    “滑沙”是很简单很惬意的一项娱乐,并不象导游说的那么怕人。一块刚好容纳一个人坐下的木滑板,搁在沙坡前,人坐上去往下一推,板动沙也动,人便随着滑板往山下滑溜下去了。一旁看着似乎很惊险,其实这沙坡上滑沙,还比不上我们小时侯在油茶山上的陡坡徒手滑溜那么有滋有味。虽然那时侯经常把裤子滑烂了,把胶鞋滑破了,有时候一头撞在油茶树上,头疼脑晕,眼冒金星,却比这沙坡上滑沙来得有刺激,有大义懔然、临死不惧的豪情。鸣沙山上的滑板,不到坡脚就半途停滞了,丢下滑板,徒步踩着沙流下滑,倒还有趣味一些。

    这时,有人却突然提问:总是这么从山顶往下滑沙,那不把山谷填满了?那不把高高的鸣沙山滑成了坦坦的“平沙山”?

    沙漠,在我的想象中,时拒绝生命的,即使是具有顽强活力的骆驼刺,它们也是有所选择才能在沙漠中生长的。就在滑沙之后,坐在一处矮沙坡上休息的时候,平滑的沙坡上一条拇指宽的小辙痕吸引了我的目光——这是一条象坦克履带压过的“辙痕”循着长把长蜿蜒而伸的辙痕,我发现了一只小甲虫——灰绿色的小虫子,象一粒煮过水的小蚕豆,更象一片灰指甲,浑身的颜色与四周的细纱毫无差异。它自顾自地爬行着,身后的辙痕随着它的爬行越伸越长。我好奇地把它翻转过来,它的腹下生长着两排细细的小脚,象千足虫的脚,却比千足虫的脚要少得多。再把它翻转过来,它又毫不迟疑地往前行,仿佛我刚才的侵扰与它毫不相干似的。我想,这是沙漠里的一个生命,是值得宝贵的。它的雍容大度、我行我素的行者态度,让我感到十分地惊喜,在沙漠当中,它做到了适者生存,坦然与世无争,不忿不怨,与其他许多生命比较,何其难得。

    再跨上驼背,一路走向月牙泉,沙路较长,四处除了沙丘还是沙丘,我便与牵驼人闲聊。知道他们也是外地来地打工崽,老板雇佣他们,每天包两顿饭食,一个月四百块钱工资,算起来也是低廉的工薪,但他们却十分珍惜沙漠上的这份牵驼工作,每天牵到驼队,就陪着游客从驼棚出发,一直到把游客送回驼棚前安然离去。不论游客在鸣沙山上怎样疯玩,在月牙泉怎么痴迷娱乐,他们在驼站上持久地等待,哪怕落下一人没骑骆驼回来,他们也会原路返回去寻找。这是一种执着,也是一种责任,他们应当也算得上是依附在鸣沙山沙漠上的一种坚韧的生命。

    月牙泉是鸣沙山最神奇的景色之一。沙峰环抱之中一弯清泉,泉边沙地上生长着芦苇和几棵高大的水柳树,这是灰黄沙海当中的一颗翡翠,是珍宝,是奇迹。难怪鸣沙山会那么有力吸引中外游客。月牙泉畔有三层高的月泉阁。阁内有沙漠风光摄影展览,还有两个书法家、画家在那里写字卖画,这是寄生在月泉阁的文化,是月牙泉这个自然奇观的另一种芬芳。有山有水,还有人类文明的积淀,这景观才算得上有生命力,有魅力。

    站在月泉阁前想听听鸣沙山的沙鸣。可惜这个正午时分,阳光如金,风声潜息,鸣沙山最动人的音乐,我无缘即听。

    有人问,月牙泉为什么没有被四周的沙山填埋掉?导游说,这正是我想考考大家的一个问题呢,这么一弯泉水千年不涸,万年不没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

    ——风呗。

    ——当然是风啦。千百年来,鸣沙山的风都是从山谷间往山上吹,沙流在风的推动下,只往山上走,不往山下淌,这就造就了鸣沙山月牙泉的神奇,也造就了鸣沙山滑沙沙不下填的奇迹。而鸣沙山的沙的鸣叫,除了它的沙子有小孔,象音箱之外,主要的动力也是风。千万个小音箱合在一起,在风力的推动下共鸣,鸣沙山的沙就奏响了美妙如雷的音乐,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又一瑰宝。

    莫高 窟感 言

    面对莫高窟,我几乎不敢动笔了。

    面对九重高塔掩护的四十多米高的巨佛,面对长如一截火车车厢的安详卧佛,面对四百九十二窟形形色色、多姿多彩的佛界彩绘,面对卷帙浩繁的佛教经书,面对一千六百年积累的雕塑、绘画神品,我一介佛外汉、画外汉,匆匆走过九个洞窟,在昏暗之中,随着导游手电筒的那一束黄光的摇晃,我能感悟佛界几多念理、几多画艺真蒂呢?

    ——在佛的面前,我只好恭然敬肃,深深地把那满崖的石窟牢记在心,也算参了一回佛,得了一番佛慧。

    ——阿弥陀佛!善哉!善哉!

    行色匆匆吐鲁番

    吐鲁番的葡萄还没有成熟,我们就来到了葡萄谷。不是我们太性急,是时间太急躁了,它赶着我们往前行。

    葡萄谷的葡萄藤搭在火焰山下的一条沟谷斜坡上。一座吊索桥摇摇晃晃地把我们渡过谷底的溪涧,上行二十余阶坡路,葡萄架就鞠躬成拱门的模样,守侯在一片葡萄园中迎接我们。葡萄在宽大的绿叶间一串串、一挂挂,招摇着玉珠一样的诱惑。阳光从葡萄架上洒进来,斑斑驳驳,把葡萄映照得象半透明的绿翡翠。伸手捏一捏那些悬垂在脑际和面前的珠玉,硬硬的,满脸的幼童稚儿气,即使口腔里酝酿着酸酸的口水,我们也只好望葡止渴,望葡兴叹了。从曲折环绕的回廊一般的葡萄架下走过,满足不了品尝葡萄谷鲜葡萄的欲望,掏出照相机,象给美女们拍玉照一样,仰视的、俯瞰的、特写的、连片的、顺光的、逆光的,反反复复把快门按得孳孳叫,也算是过了一把葡萄瘾。

    葡萄谷的葡萄园并不大,十来分钟就可以穿过那些为游客们特意搭建的葡萄架。然后,有人便把我们引入一道地洞,左拐右绕,循洞而上,再登上一个木楼梯,眼前豁然开朗,仿佛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出来一样。登上洞外的平台,台上有一条小道一直延伸到右侧的山顶。平台外延临小溪上游的方向,立着一块石碑,碑上刻着三个字:“火焰山”

    这就是小说西游记里描述过的那座火焰山。山是赭红色石头昂举起来的山,如一座巨大的屏风一样立在溪谷的左侧。因为山是火焰似的红岩,红岩又被风吹雨打,弄得参差突兀,状如犬齿,又如起伏不断的火焰,这山便被取名叫“火焰山”小道伸展到山上,是为了吸引游客去登山的。我们的同伴有两个人兴致特浓,拔腿就往山上撞去了,却不到半山腰,就被导游吆喝着,要求他们快点下山,我们还要往别的景点去。

    这座“火焰山”山前虽然立了石碑,让人感觉它名正言顺,儿去西游记电视连续剧的拍摄现场却不在这里,在吐鲁番市出来不远,我们曾经路过,之后返回市区,还得经过的那一片“火焰山”那里也设了“火焰山”景点,还有吐鲁番民俗风味景点。我们的行程似乎没有作安排。汽车仿佛不认得那“火焰山”似的,连眼神都没动一下,就急急驶过去了。倒是导游捺不住职责,一路给我们作了介绍。

    汽车从葡萄谷匆匆返回,不为别的,只为到一个定点的所谓“维吾尔族农家”品尝葡萄干,唱歌跳舞,体验“新疆风情”

    吃吧,唱吧——有一盘盘端上来的西瓜、哈密瓜,有一碟碟送到面前的葡萄干——喔唷,还有一盘刚刚从葡萄架上采摘下来的鲜葡萄!——吃吧,品尝吧!录音机把乐曲播放出来了——英俊的维吾尔小伙子跳起舞来了,漂亮的维吾尔姑娘也翩翩起舞了,那个似乎刚刚下学的小男孩也活蹦乱跳地跳起舞来。——上来吧,跳支舞,动作很简单的。男士们,勇敢地上!呶,就这样曲腿,伸出另一只脚,脚尖向上,一只手放在后腰上,一只手向前伸出去,掌心向上摊开——对,对了,你说:我有钱。换一只手,往前进一步,换一只脚向前伸,姿势一样,对了,再说:我有房子。再换一只脚,动作一样,前进一步,说:嫁给我吧。——女士们,回答一下吧:我爸爸不同意。要两手平搁在脖子前,掌心向下,脖子摆上三摆。再来一下,说:我妈妈不同意。对了,还有一下,说:我自己也不同意。

    就这样,大家都来跳舞吧!你看那小男孩跳得多欢!维吾尔族是一个舞蹈的民族,体验维吾尔风情,首要的就是体验维吾尔族舞风。

    ——我有钱。

    ——我有房子。

    ——嫁给我吧!

    ——我爸爸不同意。

    ——我妈妈不同意。

    ——我自己也不同意!

    哈哈哈哈哈哈

    ——欢乐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。

    正当我们洋相百出地学着跳舞的时候,维族那小伙子和姑娘却搬出了一大箱一大箱——大概有十余个品种的葡萄干,摆在一旁的案台上,在我们跳舞即将尽兴之际,他们开始招呼,告诉我们如何鉴别优劣葡萄干——风干的/自然晒干的,价钱自然就贵啦;用硫磺熏干的,样子虽然也好看,人是吃不得的,用来喂动物的。——刚刚从跳舞的快乐中缓过神来的我们这一大群,纷纷拥上前去,先一把一把抓着品尝,比较,然后,毫不犹豫地就把一张又一张的百元大钞递过去,换回一袋两公斤的葡萄干,兴致勃勃地准备登车回吐市吃中饭。

    我率先走开一步,到院子的另一家维族人家门前,跟一对维族父女闲聊。小女正在读初中,学了普通话,虽然是一知半解的模样,却是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。中年父亲听不懂普通话,通过小女儿的翻译,我们之间的交流总算对接了。原来,请我们吃西瓜,品尝葡萄的“那一家子”其实是一家葡萄销售公司的人,他们租了维族农家的半个院落,以品味维族风情招徕游客,销售他们的葡萄干。谜底揭开了,我们却笑了。外出旅游,往往就是要钻这样的一些“套子”花钱买乐子,更买后悔和“冤枉”关键是导游把你带进去之后,你自己乐不乐意去钻那个“套子”钻进去了,花费一点钱,买个似真还假的“风情大餐”也算是旅游途中增长的一种见识。只要自己高兴,花钱也痛快。外出旅游荷包里兜的那几张大钞,不就是为了购买快乐的吗?

    到了吐鲁番,烤全羊是非吃不可的。新疆的烤全羊与内蒙的肯定风味有别。当然,吃到嘴里,考熟的羊肉到底就是羊肉的味道,不会变成猪肉,也不会变成牛肉,新疆的如此,内蒙的也如此。要说区别,无非吐鲁番的用的是一个封闭的柴火烤炉烤的,而内蒙草原的那只,却是用电烤箱烤的。当中的细微差别,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无法鉴别。自然,吃个烤全羊,无非是吃一番当地的风情,吃一场几个维族少男少女热情奔放的,让你羞涩、让你痛快、让你欢笑的歌舞。

    吐鲁番这一块中国最低海拔的热土,就这样一只烤全羊,一场简单的维族歌舞,就把我们打发上路了。

    汽车掉转头,直奔上吐乌高速,把我们载向乌鲁木齐去了。

    ——再见了,葡萄谷。

    ——再见了,火焰山!

    ——再见了,吐鲁番城!

    ——再见了,来不及下车细细看看的路边的那个大板城!——哦,还有歌唱中要带着妹妹一同嫁过来的漂亮的大板城的姑娘!

    天山看天池

    人们大都喜欢把高山顶上的湖泊叫做“天池”天山也比例外。天山之巅,群峦环抱的那一湖碧波,也叫“天池”大概是因为山高,湖泊离天就近,离人们就远了,有点人间瑶池的意味。天山的湖泊既然叫做“天池”自然也就会生出许多与神仙有牵连的故事来的。

    天山天池是王母娘娘聚会神仙的地方。神仙们被王母娘娘请了既来,不请也想来——大概是神仙界的“国会”哪个神仙愿意被排斥在“国会”之外呢?——王母娘娘邀请了天上的众神到天山天池饮聚,水中的龙王却没有被邀请,撕守着一池天泉的龙王便心里不甚痛快,在神仙们聚会之际,翻江倒海般把一池天泉弄得波涌浪翻,弄得众神仙食不安席,饮不定盏。王母娘娘一生气,拔支发簪插在天池岸边,天池便顿然波平浪静,复归安宁。龙王被这支发簪定住了,兴不起风浪。王母娘娘聚会之后,忘记了把发簪取走,这支发簪后来在天风雨露和天池玉泉的滋养下,慢慢地长成了一棵绿树,长到今天,就成了天山天池岸上的那棵古槐,人们叫它“定海神针”

    神话到底是神话,一棵发簪长成一棵大树,这是只有神仙们才能有这个本事。但是,在海拔一千九百米的高山之巅,天池之畔,在一片岩石巨崖之间,兀然长起一棵前年古槐,这也是天山天池的神奇。

    天池崖畔的山坡上有一座古庙,导游说,那是娘娘庙。是敬奉王母娘娘的圣地。传说中的神仙似乎真的曾经降临过天池,给它以青睐。人们修台筑庙祀奉王母娘娘,这是天池的荣幸,这是所有愿得王母娘娘荫庇的凡人的荣幸。一座天池,倘若没有天上神仙的光顾和足迹,自然就有愧于“天”了。

    天池四周的峰峦上,最多的是绿色,是齐齐展展如剑如枪挺立的青黛的云杉。云杉之外,遥远的天际,最抢眼的却是那冒出一个尖峰的皑皑雪山。天池的碧波,就是那些雪山酝酿造就的琼浆玉液。它们汇聚在天山峡谷,被一道横卧的山梁拦住,就盈盈漾漾地聚成了这一池翠碧。阳光灿烂,清风爽爽,蓝天倒映,白云悠悠,青峰弄影,云杉历历,水光潋滟,雪峰迢遥,天池的胜景就让人们有点醉意朦胧了。那些站在“天山天池”石碑前照相的人,就象抢购紧俏商品一样,簇拥着,争先恐后着,让天池风光美美地在身后变成一片耀眼的背景。

    大处落墨,天池是一幅俊秀的山水风光画;小处着眼,天池岸畔岩石料峭,花草繁复,也是一幅水墨画。只不过这幅画花团锦簇,紫气盈框。草是说不出名字的野草,可以牧牛,可以牧羊和牧马;花则或红或黄或白或紫,极是惹人喜爱。有瓣如小喇叭的,有状似白梅的,有紫如绒球的,有红如火焰的,有优雅如一对小情侣花团儿相依相偎的,有雍容如一群小贵人清风中摇曳着枝枝微笑的,还有一种茎杆似长长的马鞭,一排齐齐整整的长叶间,绽出一排齐齐整整的绿苞儿,绿苞儿里齐齐整整地结着一枚光润地小青果,象排萧,又象是琴键,用照相机拍进照片里,它们也在天池的波光前展示出一种非凡的柔丽。

    天池美呀!山水相依,花草相随,水是山的灵魂,花是草的新娘。有了灵魂,有了新娘,天池便可以生命长在,秀美永存。甚而至于天池岭下盘旋回环的下山公路和缓缓浮升的彩色缆车,在云杉碧草间,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图。而你依依不舍地别天山而去之际,天池还淌一路淙淙的流水陪伴你,它扬着白的浪花,荡着碧的青波,陪你出山,直到你的车影渐行渐远,它淙淙的流水也渐行渐瘦,然后,你成为茫茫人海中的一粒轻尘,天池流水也便成了广袤大地上的缕缕清涟,滋补了天山脚下那一片葱茏锦绣。